長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承接的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警苑小區改造項目成為改造典型案例,該項目涉及樓宇7棟、居民196戶,總投資1800萬元。小區改造過程中,堅持綠色低碳城市發展理念,大量運用新材料、新技術,實現了現代綠色建筑新技術與社會、環境、人文等多種因素的有機結合。該項目的實施完善了小區功能,顯著改善了群眾人居環境,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切實增強民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一、更新思維理念,在規劃設計上求新求變。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堅決摒棄小修小補的落后觀念,堅持功能性更新、現代化改造,充分結合北方城市特點,應用海綿城市、雨污分流等創新理念,廣泛使用透水混凝土、再生骨料等新材料,確保優先滿足功能、補齊基礎短板。在科學規劃設計的基礎上,廣泛征求小區居民、企業、商家及“兩代表一委員”的意見建議,力求得到各層面、各領域的普遍認可,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凝聚老舊小區改造最大公約數,確保了規劃設計的科學化、人性化水平。 二、完善配套機制,在資金保障上開源節流。立足“當年投資、當年見效”的目標,努力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在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撬動放大作用的同時,充分利用一般性債券資金,以地方財政配套資金作為保障,豐富資金來源渠道,實現“多錢一用”。按照“統分結合、布局合理、分布實施、滾動發展”的原則,明確資金使用內容、時序步驟和質量要求。在預算控制上,針對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投資大、周期長、環節多”的特點,著手建立跟蹤管理制度,落實項目監督責任制,編制項目預算執行計劃,做到與項目實施方案對應步驟進度相銜接,通過節點控制推進項目進展。 三、加強全過程監管,在質量管理上動真碰硬。健全監督機制,強化各單位、各標段責任主體履職盡責的自覺性。用好績效考核指揮棒,每周對各標段工程進度進行調度、評比和排名,直接與全年考核排名掛鉤。對不負責任、拖延工期的監理和施工單位按照規定嚴肅追責,對進度緩慢的標段進行通報,倒逼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加快落實。制定出臺竣工驗收及結算方案,成立“3+2”第三方管理監督小組!3”即市物業辦專家、律師志愿者、造價工程師志愿者,共同對改造工程進行造價預算和質量監督,并協調處理改造期間產生的法律問題;“2”即社區黨委書記、網格長,負責協調居民與施工方之間發生的矛盾,對工程質量把關考評。 |